夯(ㄏㄤ hang1)這個字最近不知為什麼常常出現, 而且它的意思好像和我所知道的有很大的不同. 依Wikipedi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F%E5%9C%9F 的解釋, 大約是重擊或擠壓土壤, 讓土壤結實的意思. 在考古學文獻中常常看得到這個字. 不過最近好像形容一個人情緒高亢, 就有人說他很夯. 母親看電視, 看到這個字, 問我知不知道, 我覺得有點奇怪, 建築學用字怎麼會拿來作此解釋? 有時覺得, 中文或者說漢語在傳統漢字之外, 是否應該另外建立一套類似韓文(訓民正音)的方塊形拼音字, 來作為"擬聲"或翻譯(音譯)外文的標準? 如 Kentaky 肯塔基, ㄎ一(ki)為什麼變成ㄐ一(ji), 也許是漢字在北京話裡沒有唸成ki 的, 不過, 再看Canada, 為什麼是加拿大, 而不是卡拿大? 當然, 加拿大如果用河洛語(福建話, 閩南話)唸的話可是沒問題的,  可以推論當初翻譯者應該不是按北京語翻的. 再如義大利著名的近代物理學之父Galileo, 漢字寫作伽利略(Qielilve), 和原音比起來是差了滿遠的. 其實"伽利略"拿河洛語發音是極為接近原發音的. 因為漢字在各地方言發音的歧異, 並不適合拿來當音譯的標準, 因此, 個人的看法是,  以注音符號方塊化為主軸, 創造一套類似韓文訓民正音的拼音系統, 作為統一音譯的準則, 也作為擬聲書寫的標準. 這個想法在我心裡其實也放了滿久, 網上也有人和我有著相似的看法, 提出來和大家討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lich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