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雅 伐木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伐木許許,釃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諸父。寧適不來,微我弗顧。
於粲洒掃,陳饋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諸舅。寧適不來,微我有咎。

伐木於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有酒湑我,無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飲此湑矣。

關於此篇,糜/裴書中提供一則周文王的故事:周太王古公亶父居岐之後,振興農業,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他的孫子少年姬昌(未來的文王)身體力行,帶領一群友伴入山伐木,太王後來越來越喜歡這個孫子:「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果然,姬昌接位後,三分天下有其二;至武王終能伐紂滅商。此詩首章便以伐木之聲起一個連想式的興,再由飛鳥求友之鳴聲聯想到人類對朋友的需要,再說明交友之道貴在慎與敬。而鳥兒出自幽谷,遷於喬木之習性,也說明了結交益友可以有相互提升的好處。第二章以伐木許許做為戴帽式的興,闡釋敬慎的交友之道的實踐。第三章同樣以伐木為興,進一步具體描述與朋友一起饗宴時,載歌載舞的情形。

小雅的宴客詩,我們之前看過的鹿鳴中,在宴客時還有樂團奏樂,此篇則更進一步提及:坎坎鼓我,蹲蹲舞我,描繪出宴客場合上,主客雙方隨樂音鼓聲起舞的畫面。由此可知,詩經中的舞蹈遍及風雅頌。史記孔子世家說:「詩三百篇孔子皆弦而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墨子公孟篇則更進一步說:「儒者誦詩三百,絃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可見到戰國時代,大約三百篇篇篇都入樂,甚至還帶舞步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lich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