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邶風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路!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此詩古有二解:

  1. 毛詩以「中路」和「泥中」都是衛邑.衛宣公時,狄人侵黎,黎侯棄其國,出亡衛國,置於中路和泥中兩邑.其臣勸之曰:「衰微甚矣,何不歸哉?我若非以君之故,亦胡為而辱於此兩邑哉?」
  2. 魯詩與列女傳認為是黎莊夫人及其傅母閔夫人共作。何楷《詩經世本古義》:「申培《說》謂『黎侯失國寓于衛,其臣勸之歸。』今按:黎侯若既失國,當何國可歸?曰『胡不歸』,則是作詩之時,國猶未失也。其後因衛不往救黎,始失國。卒賴晉景公復立之耳。又劉向《列女傳》云:『黎莊夫人者,衛侯之女,黎莊公之夫人也。欲往而不同,欲所務者異,未嘗得見,甚不得意。其傅母閔夫人賢,公反不納,憐其失意,又恐其已見遣而不以時去,謂夫人曰:「夫婦之道,有義則合,無義則去,今不得意,胡不去乎?」乃作詩曰:「式微式微,胡不歸?」夫人曰:「夫婦之道,一而已矣。彼雖不我以,吾何可以離於婦道乎?」乃作詩曰:「微君之故,胡為乎中路?」終執貞一,不違婦道,以俟君命。』然則此詩乃二人所作,其問答宛肖,宜若可從者。惟合《旄丘》詩觀之,乃始見其為一時主憂臣辱之言。《小序》所傳,必非無本。且因此而見錄于詩,亦以其有關係國家存亡之故耳。至若《列女傳》言黎莊夫人乃衛侯之女,則衛不徒與國實為婚姻,黎之望援者,以此而亦可見。此詩之出于黎矣。」
糜/裴 書中依從第二種說法。

世說新語 文學篇 第四 記載一則東漢經學大師鄭玄的軼聞:鄭玄家奴婢皆讀書.嘗使一婢不稱旨,將撻之,方自陳說。玄怒,使人曳著泥中。須臾,復有一婢來,問曰:「胡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lich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