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偶然", 得從徐志摩這位詩人, 文學家說起. 中學時國文課本中選錄的幾篇詩文作品, 及上課時老師講著他和張幼儀, 陸小曼的故事, 是我對徐志摩這個人的頭一個印象. 在此之前, 一心希望當科學家的我並不太涉獵文學方面的東西, 不過, 因為父親玩音樂, 我也對音樂略有所知, 只是在中學之前對流行歌並不感興趣. 當我讀初中時, 台灣吹起了校園民歌的風潮, 由於和以往流行音樂風格迥異, 讓我也受到些許影響. 其中"再別康橋"(1977)由於是從徐志摩的詩作譜曲的, 而引起我的注意. 不過, 幾乎同一時間, 當我聽到 "偶然" 一曲, 那是哥哥買的一張唱片中的一首歌, 覺得這首歌不像是台灣的校園民歌, 但卻又讓我特別衷情, 追查之下, 作曲人就是歌者, 陳秋霞, 歌詞居然也是採自徐志摩的詩作, 詞曲一樣讓人心動, 歌者樸素的臉蛋, 就像鄰居大姊姊一樣, 偶然這首歌和這位歌手從此進入了我的世界, 而一時吸引我的校園民歌, 也跟著秋霞的出現, 被我拋諸腦後. 之後, 哥哥又買了"溫馨在我心"專輯. 在那裡, 我看到了略施粉脂的秋霞姐和她的個人簡介. 一個會彈鋼琴的美女歌手, 讓我更加傾慕. 金馬獎得獎名單在當年九月(?)左右公佈之後, 我才發現, "偶然" 是一部電影裡的插曲, 秋霞姐是裡面的女主角, 非常遺憾的是這部電影遲至2003年左右, 才有機會在有線電影台看到. 一個罹患絕症的少女, 寄情於音樂, 上天最終還是奪走了她年輕的生命, 現在看來, 這是當時文藝愛情片的制式公式之一, 不過電影裡面動聽的插曲, 成為這部影片的特色, "偶然"一曲, 在戲裡也有著"醞釀觀眾情緒"的作用, 而這種情緒則在最後 秋霞 同 阿B 合唱 One Summer Night 時達到最高潮.
        2005 年秋霞姊復出流行樂壇, 偶然一曲經重新編曲, 以純鋼琴伴奏方式展現. 雖然有網友說, 連結蕭邦的方式, 似乎是為連結而連結, 不過, 整首聽來, 感覺還很好, 下面這段錄影是 2006-05-20 的即時新聞片段(希望能找到完整的版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lich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