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頌 玄鳥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後,奄有九有。商之先後,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

龍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景員維河。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

玄鳥是宋國祭祀其先祖殷高宗武丁的樂歌,詩中並追述其始祖契之所由生,及商湯初有天下時的光榮歷史。

古商族蓋以玄鳥(燕)為圖騰,因此有契之母簡狄(有娀氏之女)吞燕卵而生契之傳說。

《史記·殷本紀》:「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玄王)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封於商,賜姓子姓。」比史記更早的典籍中對此傳說記載甚多。《商頌 長發》:「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楚辭·離騷》:「望瑤臺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鳳鳥既受詒兮,恐高辛之先我。」《楚辭·天問》:「簡狄在臺,嚳何宜?玄鳥致詒,汝何喜?」《呂氏春秋·音初》:「娀氏有二佚女,爲之成之臺,飲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視之,鳴若嗌嗌。二女愛而爭搏之,覆以玉筐。少選,發而視之,燕遺二卵北飛,遂不反。」 劉安《淮南子·墬形訓》:「有娀在不周之北,長女簡翟,少女建疵。」又多了簡狄之妹名曰建疵。此外如《太平御覽》卷八二引《尚書中候》,《史記·三代世表》褚少孫補引《詩含神霧》等緯書也記錄了這同一傳說。而《呂氏春秋·音初》則還保留著這一神話傳說的較原始的風貌。更有意思的是:傳世的晚商青銅器《玄鳥婦壺》上有「玄鳥婦」三字合書的銘文,其含義表明作此壺者系以玄鳥爲圖騰的婦人。足見玄鳥是商部族的崇拜圖騰,而「天命玄鳥」的傳說正是原始商部族的起源神話。

v2-40d267e7ba7ba38d4950f8d1888b5e2c_r.png

靡裴書中另提及:先秦時代華夏世界的南北區分以黃河為界,非以秦嶺淮河為界(邶鄘衛代表黃河以北的北音[呂覽音初:「二女作歌,一終曰:『燕燕往飛』,實始作北音。」而《邶風 燕燕》則以「燕燕于飛」起興。]而二南則代表黃河以南含淮水長江流域的南音),甚至也以黃河從河套南流一線分東西。

靡裴書中還提及一個有趣的推論:因為殷人尚白,韓國人至今也尚白。而箕子受封於朝鮮,與春自北南來,秋仍北返的燕子特性,證以神話中燕仍北飛,二女作歌為北音之始的故事,可以推知商族來自東北而殷亡後部分商族仍北返,而商族的發源地或即就在朝鮮半島。(再推論下去:孔子的祖先來自宋國,是殷商後裔,所以也算是韓國人?)

目前的考古證據指出,商族發源於遼水上游:
《荀子·成相篇》:「契玄王,生昭明,居於砥石,遷於商」,《世本·居篇》:「契居亳,昭明居砥石。」《淮南子·墬形訓》曰:「遼出砥石。」高誘註解中說:「砥石,山名,在塞外,遼水所出」。《水經注》亦曰:「遼水,亦言出砥石山,自塞外東流,直遼東之望平縣西……屈而南流,入於海。」
考古證據顯示,當地之紅山文化、後紅山文化(東山嘴類型、牛河梁類型)是中原地區先商文化的源頭,紅山文化的直接繼承者小河沿文化族群在向西向南遷徙時,與蒙古高原南部已掌握了簡單青銅技術的馬家窯文化有所接觸,公元前22世紀青銅技術開始由西往東傳入燕山南北,結合當地土著原有的新石器文化,於是形成了夏家店下層文化。此夏家店下層文化南漸後在太行山東麓一帶形成了下七垣(先商)文化。下七垣文化由此經河南北部最終來到夏人文化中心區域之晉南豫西伊洛一帶,與之發生武裝衝突,最終取代夏人成為當地之主。[商王朝國都之遷徙]

補充一則新發現的資料:秦人的來源,兼論電視劇芈月傳中秦廷玄鳥塑像:目前可以確定的秦人早期的歷史大約就是從非子事周孝王,養馬於汧渭之閒,馬大繁息。孝王封爲附庸,而邑之秦。新出土的戰國書簡~清華簡 繫年則記載:秦的先祖是商奄之民,基本上應該就是商的後裔或附庸,周武王崩後與武庚管蔡一起叛周。周公東征後,其族人被西遷至今天的甘肅東部,成為最早的秦人。若此事能有更多的考古證據支持,例如在繫年記載的相關地點發掘到商奄或秦人或兩者間過渡的文化遺存,再加上《史記》還記載著:「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則像小說芈月傳中秦廷中會出現和殷商圖騰相同或類似的玄鳥塑像也不是那麼奇怪的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lich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